
作者:刘智敏
来源:设备科
发布时间:2008/9/4 8:44:43
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患病率达6.1%,60岁以上人群则为22.6%,80岁以上的人群,50%的人患有该病;骨质疏松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递增性上升。
骨质疏松的主要特点为骨密度减低和骨脆弱性增加, 因此骨质疏松患者遭遇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该病累及全身的骨骼系统,使其易于发生骨折,但危害性最大的是股骨颈,脊柱和桡尺骨这三个部位的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骨折,其骨折后6个月内因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达20%,95%的患者需置换人工关节,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绝不仅仅是补钙),预防灾难性骨折的发生将给众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目前,有很多检测骨密度的设备,比如利用超声方式的骨密度检测仪,单光子骨密度检测仪,利用CT技术的骨密度检测仪(QCT),双能骨密度检测仪等。但有些方式的骨密度不能准确反应全身骨质情况,我院新近引进的美国GE双能窄角骨密度诊断仪,以其X线管为放射源,用滤光板将X线分为两种能量,消除肌肉软组织的影响。其测量时间短,精确度高,放射剂量低,费用低。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款双能X线骨密度仪以及它的临床功能及意义所在:
1、GE Prodigy第四代笔尖式线束双能X线骨密度仪,采用镉-锌-碲(CZT)化合物、双能敏感型固体阵列数字引导探测技术,测量结果精度、准确度高,被誉为骨密度测量的“金标准”;
2、采用窄角扇形线束扫描方式,可进行双侧股骨、前臂,脊柱及全身自动扫描功能及分析;
3、操作软件:具备中文enCORE Windows XP操作平台、SmartFAN技术,含TrueView真实成像技术、SmartScan 智能扫描技术、自动分析软件;
4、可提供分析结果:骨密度和标准化骨密度、GE 12000样本量的专有数据库、中国大陆人11000样本量专有数据库(中华医学会)、NHANES参考数据库、T值分析,Z值分析、WHO骨折风险评估、骨骼几何学影像评估(GE独有)、骨密度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中文多部位影像检测集成报告;
5、扫描时间及放射剂量极低:脊柱、股骨3.0 mR,双侧股骨60秒3.7 mR、前臂20秒0.2 mR、全身5分钟0.04 mR,外溢剂量0.01mr/小时,距离床1米(无需放射防护);可以达到快速扫描、接近X线照相的成像效果,剂量效能比现有的扇形束系统高3-5倍,在当前市场上的各种同类产品中精确度最高。只需一次扫描便获得双侧股骨的骨密度值,并以最低的T值预测骨折风险,确保没有疏漏;
6、质量控制:自动化质控检测、自动化质量保证趋势分析、高中低多点质量校准模型。方便校准,维持设备的精确度;
7、先进的侧面脊柱影像学定性评估,对每个锥体进行定量检测并提供高度和前后比值的参考数据库,提供单能和双能图像采集。
那么它的临床意义何在呢?
据统计,下列人群罹患骨质疏松的机率高于一般人,应提早预防并定期做骨密度测定:
Ø 老年人
Ø 大量摄取咖啡、茶、不当减肥钙,VitD摄取不足,饮食偏高蛋白
Ø 家族有老年性骨折
Ø 运动少,长期办公室,不常晒太阳的人
Ø 患有腰痛
Ø 40岁以前早期停经,卵巢,子宫切除者
Ø 胃或小肠切除者
Ø 更年期后妇女
Ø 体格瘦小
Ø 嗜抽烟、酗酒
Ø 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止痛药等治疗者
有些老人会认为自己岁数大了,患有骨质疏松症是很正常的,补点钙就行了,用不着做骨密度测量。其实不然,大多数老年人都有骨质疏松症,但每个人患病程度都不一样;如果天天补钙,到底有没有补进去了,现在骨密度到底是多少了,做一个骨密度测量,这些我们就会很清楚了:
1、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医生利用骨密度测量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2、骨折风险评估:骨密度(BMD)能够预测骨折风险,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您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您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3、监测BMD的变化:做了一次骨密度以后,就拥有一份骨骼档案。通过结果对比,可以评估治疗是否有效,很方便地监测骨骼变化。
骨密度仪适用范围:用于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折风险;成人和儿童骨密度检测及全身肌肉/脂肪成分评估;检测儿童骨龄;骨骼的体积密度;对双侧髋关节、脊柱、前臂等骨科手术,用软件可进行治疗效果检测等功能。
那么我们在做了骨密度检测后该如何看骨密度检测报告呢?骨密度报告将自动给出骨密度测值,并与正常人的顾量峰值比较得出T值,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正常:T值>-1,骨量减少:-1 <T值<-2.5。
通过骨密度检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我们身体骨密度改变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骨质疏松在早期一般没有症状,故被称谓“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所以定期检查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非常必要。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