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肿瘤诊疗水平,促进经方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了解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总结和交流肺癌治疗经验,11月20日,温州市中医院肿瘤内科举办了“经方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和“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开幕式上,温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省级名中医王庆来作精彩致辞,他向大家介绍了温州市中医院的历史与发展,新形势下中医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王书记指出中医药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开展“经方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继教班为促进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提高大家的科研创新及临床实践能力。
由于疫情原因,继教班以“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特请来了经方大家、擅用经方治顽疾的黄煌教授,他通过视频,为大家带来一场十分精彩的“经方”课。黄煌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多张肿瘤常用经方,如治疗肠癌便血的 “黄芩汤”、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柴苓汤”、治疗肿瘤恶病质的“薯蓣丸”以及治疗恶性肿瘤所致肠梗阻的“温脾汤”。“有是证用是方”,“留人治癌”是黄煌教授治疗晚期肿瘤的重要理念,他强调不把肿瘤攻击放在第一位,而是针对患者整体状况进行调理,维持患者生命,使患者“胃口不倒、体重不减、精神不垮”,达到人癌共存的状态。黄煌教授讲课生动形象,引经据典,亦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用一个个医案与大家分享了他对经方治疗肿瘤独到见解,赢得了现场学员的掌声。
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曹灵勇教授从五脏风寒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肿瘤的病因病机,阐述了“藏府之病,皆由表邪入里”的深刻含义,阐明了“五藏中风,留滞不去,乃成积聚”是恶性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曹教授通过其临床病案,为我们详尽地演示了如何从经方五藏风寒积聚论治肿瘤,改善其症状并预防其复发转移。
温州市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温州市中青年名中医周斌主任中医师向大家介绍了肺癌靶向免疫治疗的新进展。周斌主任认为肺癌精准治疗发展迅速,靶向药物层出不穷,中医药在靶向治疗时代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周斌主任倡导大家坚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利用现代医学的生物学信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把中医的宏观辩证和现代医学的微观精准有机的结合起来。
温州市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朱文宗教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中医体质概念以及目前常用的中医体质辨识分类方法。朱文宗教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阐明了常见的经方体质并指出了经方与体质相结合的诊疗思路。
温州市中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温州市名中医、刘刚主任中医师向大家介绍了肺癌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刘刚主任认为肺癌的病位在肺,与脾、肝、肾等关系密切,病理因素为痰凝、气滞、血瘀、毒结等。在肺癌的治疗上刘刚主任强调扶正祛邪,调整脏腑阴阳,以人为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
温州市中医院浙江省医坛新秀、硕士生导师张济周教授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肺癌免疫治疗最新进展。张教授从肿瘤免疫机制开始介绍,阐明了肿瘤免疫的逃逸机制,着重分析了目前新试验新数据,他认为双免联合治疗3年OS获益显著,这些数据的报道,让免疫治疗作为晚期NSCLC一线治疗成为可能。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副教授、中医内科博士、硕士生导师袁拯忠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传统理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理论源流及应用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当治其中”不仅仅局限于中焦脾胃,少阳肝胆亦不可忽略。袁教授将该理论运用到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中去,用一个个医案告诉我们“扶正以补中为先”“怯邪以伤脾为禁”“调摄以碍胃为忌”。最后他呼吁在场的学员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继续钻研,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本次继教班内容丰富前沿,涵盖了经典理论、肿瘤综合治疗以及基础研究等多方面内容。学员们不仅有来自市级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和护士,更有来自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大家都表示此次继教班的内容丰富充实,老师们的讲课深入浅出,大家获益匪浅。相信通过这次继教班的开展可以推动经方在我市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高肺癌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水平,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